我和张恒成老师:连载54-57(作者:陈志宏)

我和张恒成老师:连载54-57(作者:陈志宏)

虽说因为我底子薄基础差,自己不看好自己,但有张老师的这番话我还是很高兴的。这世上,只要精神不出问题,正常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听好话的。那么,我个这凡夫俗子又怎么能例外呢?不例外是不例外,自己几斤几两自己还是清楚的。我要想成为张老师期盼的那样,不下一番苦功夫,那只是”一枕黄粱在现”。

我不能空谈,我要把张老师对我的期望付逐行动。在每天侍候好父亲的同时,我加紧看书学习,又从书架上翻捯出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阅读。那《老人与海》于大自然的搏击精神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一个人的遭遇》使我知道了我学习上的困难较之与主人公相比,不足挂齿;另外,我还粗略的读了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和《基督山伯爵》;我把小仲马的成名作《茶花女》一气看了三遍。在大量阅读外国文学的同时,我又把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看了一遍。我的方向将来主攻中短篇小说,于是,我把张贤亮、贾平凹的中篇小说细致的阅读了一遍,并把精彩的句子摘要记在笔记本上。

经过一段时间大量阅读后,我试着写点小东西,象《西塘老太》、《五奶奶》、还有《乐游艾上》等小说散文逐见报端和一些网络栏目中得已发表,这使我很高兴。张老师及时的给点赞和鼓励,使我信心满满,越发对自己要求的更严格了,”不管风吹雨打”,每天至少要写一千字,那怕胡诹八扯也必须完成任务。这个任务定好后,雷打不动坚持到现在。我没感觉到进步,反而越学越空,感觉自己完全无知,想想都害怕,自己何苦呢?我又用视频的方式和张老师勾通,张老师说:”这正于你的想法恰恰相反,你正在进步。坚持,定要坚持下去,署光在前,你一定会成功的!”

我又一次得到张老师的鼓励和肯定,抓住机会,又投入学习写作之中了。

可是,我不能顾此失彼,我还得做好家务,管理好班级,尤其得把我年近百岁的老父亲照顾好。

说实话,侍候老人,光给点吃的,这是很好办的,物质上的需求对一个终天睡在床上的老人来说真的不太重要。而我感觉重要的是让他睡得舒服,这就要求我经常要给换洗被单等铺盖物品,我想这都是能够做到的,最重要的是这些老人很大一部份精神都很好,精神方面的食粮需求几乎成了空白,要能得到精神方面的安慰是最幸福快乐的事情。即于此,我想尽办法,绞尽脑汁,天天读书给他听。有时还把他写的著作,比如收入高校历史教材中的《黄石公》、《徐偃王》、等成就较高的文章读给他听。夸他了不起,把千百年来历史的悬案考证出来,很不简单。我给他讲了,人大历史系教授在授课中讲魏聊子就是黄石公时说:”这是著名学者陈俊才老先生的观点”时,我父亲露出喜悦的面容。人啊!那有不喜欢夸奖的呢?你光拿他的文章说事也有他乏味的时候,我还得多动脑筋找些社会新闻讲给他听,有时也读读我写的文章,他也夸我聪明,我也很高兴。他就这点好,到老了还每时每刻关心国家大事,他赞美当今时代,时常跟我讲共产党真有办法,打败了国民党,建立了新国家,尤其是改革开放使中国变得强盛起来,共产党了不起啊!他还时常的对我说,你们兄弟都是共产党员,光荣啊!每当父亲说这话时,我真羞愧难当,我没为党的事业出过大力而后悔,现在党和国家给我优厚的待遇,让我吃喝不愁,我衷心的感谢党。每次和父亲谈到共产党,他都情绪激动,让我们听党的话,奉公守法,做个好公民。

父亲是这样教育我的,我也这样教育孩子,孩子非常听话,自从孩子参加工作以来,连续多次被评为优秀先进基层工作者,我很高兴,这是我们家潜移默化的结果。

第五十五节   

张恒成老师最喜欢的一幅对联就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幅对联写了多少遍张老师自己也说不清楚。这话我信,连我们家都有这幅对联。

那时候我和张老师认识不久,在供销干校门前市文联牵头,组织一些名流为老百姓写春联时,是张老师给我写的。拿来家后,我没舍得贴,就放在书柜里收藏起来了。在我父亲拿起他写的传记文学《古邑风流》第一部时,他递给我看:”你看看人家张恒成的字写的多好啊!写出了灵性,个个字都精神抖擞,这四个字真叫他写活了,真好!”

我说:”我记得我也有张老师的字,我上楼找找。”我到楼上书柜里找出了张老师写的对联,拿下来给父亲看,父亲说:”这字也不赖,关键这幅对联文好,你要很好领悟这幅对的含义,好好的付出行动,将会从中收获很大益处的。”

父亲这么一说,我知道了这幅对联的意义所在。于是,我就小心翼翼的收好,等抽空把它表好,挂在我们家大厅里,时时提醒我们要好好学习,做忠厚老实遵记守法有道德的好人。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净化人的心灵,能优化人的情绪,因此,不管花多么大的代价我都要把家庭建设好。我就是在累也不能叫家里脏乱差,不管谁到我家来,第一句话都会说:”你们家真干净。”就是这句话,朋友们你们知道倾注了我的多少心血和汗水吗?

张老师对我说:”就算你是绝顶聪明的天才,不去拼搏和努力,也会一事无成的。”

我深知张老师的用意。张老师对我说,他考取运师的时候,沟上村男女老少没有人不羡慕的。可张老师知道,运河师范学校只会给他提供一个平台,要是创造良好的成绩,他必须奋力拼搏,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只要干了就不会后悔的。他不止一次的阅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名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以保尔为光辉榜样,使终记住这部小说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段话:”作为张老师的座右铭,他写过不知有多少遍,更是把它烂记于心,落实平时的行动上。

张老师时常想起刚上学时,老师把他的乳名”留成”改了一个字为”恒”成,老师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有恒心,没有不成功的事”。张老师没有辜负给他起名字老师的希望,他要下定决心学业有成,把字写好。也就是张老师的拼搏奋斗,终于在他那届毕业生众多的学生中,仅留校二个人,就有张老师大名,据说这是校长看好张老师的结果。张老师有幸留在这座县城最高的学府里,令沟上村人骄傲,这是为沟上村人增光的事情,已载入沟上村的历史史册,也是沟上村有史以来第一个人在运师教书。一时间,沟上村人教育孩子要以张老师为榜样,好好学习,将来成人成材。

我和张恒成老师:连载54-57(作者:陈志宏)

第五十六节       

张老师留校可以说如鱼得水,就因为成绩优写字好校长亲自点将。留在学校文印室工作兼教美术课。张老师到文印室负责刻钢板,刚刚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印刷还很落后,学生的讲义和试卷都要靠人工刻写,学校还要定期出版学校报。张老师刻写速度极快,繁忙的时候,一天能刻万余字,有时累得膀子又酸又痛,胳膊都抬不起来。这一干就是好多年。还有,当每逢大型活动和节假日时,运师的巨幅标语都要张老师写。获得一致好评,有人说:”这张恒成就是上帝派来的书写官,我们都得给他提供方便,他是上帝派的使者,解民忧,排苦难的。”这话说得神乎其神,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绝不一般。

后来,张老师工作踏实,埋头苦干,硬笔书法字贴连续出版了多本,这些字贴印证了人们对张老师书法方面的突出造诣。

张老师在运师文印室期间,可以说为他成为书法各体都能书写的多面手创造了有利条件。那会既要刻讲义,又要出校园宣传栏,还要承接刻印学校报出版工作,这就需要多种字体搭配,有时还得配图,都是自己画,只有这样方能吸引读者,显得灵活性,可读性,动静合一,图文并茂。那时候虽说是一张校内报,但它的办报水平往往高于地方报纸质量。有好多学生的习作被《萌芽》、《青春》、《芳草》等杂志转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于张老师的认真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张老师由于工作踏实、任劳任怨,一九八六年党组织批准张恒成同志为中国共产党为预备党员。从那时候起,张老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在扶贫济困,抗震救灾,给洪涝灾区人民捐款,没有一次不走在前头。张老师就这点好,只做不说,他默默无闻在为人民教育事业做贡献。

一九九零年,江苏教委要为全省三十六所中等师范学校编一套选修教材,其中就有一本《书法教程》。那时好多中等师范学校都想承担这本教材的编写任务,但最后,省师范教育处张行处长因了解张老师曾正式出版过四本书法书籍,决定由运师主编,张恒成老师执笔编写,并要求一个月内完成书稿。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学校暂停了张老师的美术课,全力投入了编写工作。由于张老师对书法研究深透,又有编写书法书籍的经验,经过张老师日夜奋战,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书法教程》的十几万字初稿。

在这期间,正值张老师爱人生育二孩,实在没有办法,张老师只有将爱人送到岳父母家让他们替他照顾。每天还得照顾大孩上学吃饭,自己连饭都来不及吃,他就在办公室备一包豆奶粉,一箱甜薄脆,饿了渴了就吃点喝点。这一个月张老师连去看望刚出生二孩子时间都去哪儿了有,直到二孩子满月了,书稿完成了,才匆匆忙忙赶到岳父母家见到了二孩子。张老师抱起二孩,泪水夺眶而出,这心酸的泪,爱人能理解他,岳父岳母大人也能理解他,他们都是识大局、顾大体的忠厚老实人。张老师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只能顾大家。

《书法教程》刚脱稿的第二天,省师范教育处的张行处长在全省范围选了五位专家来运师审稿,一审就通过了张老师执笔编写的《书法教程》书稿。一九九一年五月就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全省中师教材使用。同年九月,省师教处在运师举行全省中师书法教师培训班既《书法教程》研讨会。张恒成老师作了关于《书法教程》编写说明及在培训班上的发言,受到于会者的一致好评,得到领导们的肯定和好评。

第五十七节        

张老师在荣誉面前从来不骄傲,还是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工作。节假日在家练习写字,写累的时候,张老师有时把电视打开,有时把手机音乐打开,边听音乐,边处理家务。张老师在家什么都干,炒菜做饭洗衣服,扫地拖地擦家俱,家虽小,却干净。张老师说:”‘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生活的品味,取决人的素质。”说的太对了,这话与我不谋而合。

张老师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张老师十分羡慕我。他对我说:”陈班长,你很幸福,父母亲都是知识分子,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你怎么不上学呢?”

”唉!张老师,还不是受我父亲影响吗?在”极左思潮”毒害下,当时提出’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表现。’张老师你说说,怎么表现?我仅举一例你就知道了。我当时是多么艰难和痛苦。我十九岁那年,记得刚刚打倒”四人帮”的第二个月,我参加了徐洪河第一期开挖工程。我们的工地离家一百多里路,是在泗洪县的龙河集。工期八十多天,一直干到腊月。在这期间,我拼命的干活,得到了所有民工的一致好评。在快要竣工评选先进时,我们施工队就分配一个名额,大伙一致评我,这是我第一次上河工得到了大伙的肯定,我很高兴。可令人气愤的事,把我报到施工营后,竟然被施工营营长大笔一挥给抹掉了。后来我们队队长到施工营找营长。营长说,’五类分子的孩子怎么能评为先进呢?’

张老师你说气人不气人?”

张老师说:”那会就那样,是当时的环境造成的。我还好,没去扒大河,那时候我正在运师上学。不过我父亲他去过。听说很苦的。”

我说:”是的,那年天气特别冷,最冷的时候,零下十五六度,不过只要干起活来,就不觉得冷,可出奇了,那徐洪河是在原有龙河上下挖的,我心想应该越挖泉水越大,可真的邪乎,越下挖越干。过去人说地下有水层,我糊里糊涂的不信,自从经过那次大河工我信了。把原有的龙河淤泥清完就有一层泉水,再往下挖干干的土,带有一层沙礓,硬硬的挖不动了。这时不得不到施工团领炸药放炮爆破,当时没有经验,有些哑炮也不知道及时排除,正干活的时候有的就响了,这样就有人员伤亡。那会儿统一规定中午十二点至十二点三十分这半个小时为爆破时间。有时那些飞来的土块也能砸死砸伤人,还有就是手扶拖拉机拉坡绳子断了也能伤人,总之,那次河工死了不少人。”

张老师说:”听你这么讲,那期河工还真苦啊!我上学了,要不也得和你一样去扒大河。”

我说:”那可是,别说你是男劳力,好多地方女劳力也都上了。不过那次大河工,伙食特别好,经常吃肉吃鱼,起工时,我攒了一百一十多个大馒头,带来家那年过春节,家里就没蒸馒头,一家人一直吃过正月初十,这事我记得清清楚楚。”

张老师听我讲后感概多多,说:”这样看来你小时候受了不少苦。”

我和张恒成老师:连载54-57(作者:陈志宏)

(本文作者)

(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