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省主场徐州农民艺术展,今天在大运河畔窑湾古镇展出。

       作者记录下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各类展示作品,虽无法拍到制作过程,却深深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博大精深的运河文化。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非遗艺术展区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合沟门吊子

      江苏徐州新沂合沟镇,门吊子起源于明朝末年,春节时贴于门楣的装饰性传统民间剪(刻)纸艺术,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制作采用套色镶嵌技术,集绘、剪、凿、镶、贴等多种工艺手法于一体,体现了剪(刻)纸艺术的综合性水平。

      门吊子,为长方形,长26至30厘米,宽20至25厘米,由中心边框、穗儿构成,分为字、图、字图结合三种形式。以“头红、二绿、三黄、四水(粉)、五蓝”为序,所挂皆为单数,多为五张,每张一色。其剪刻图案简练,形成富有特色的、粗线条的艺术风格。承载和印证了地域的历史人文、民俗习俗状况,不仅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珍藏价值,而且在我国民间美术研究中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邳州泥玩具

      邳州泥玩具,俗称泥娃娃,泥玩艺。传承了邳州古老的民风民俗和民间艺术,是一种集雕塑、绘画、装饰于一体的综合彩塑艺术。以模具塑型为主,附以手制手绘,半塑半画,造型古朴、粗犷,题材内容广泛,蕴含丰富,是人们生活娱玩、思想情感释放和精神寄托的载体,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民俗性和实用性。

      邳州泥玩具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从泥土选择、和泥、拉坯、塑模、翻模、成型、晾晒、上色等,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制作的泥玩具不变型、不开裂,色彩牢度强,而且环保。造型和色彩装饰夸张性强,上色描绘自然得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邳州泥玩具”项目于2015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传承人马淑磊被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徐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江苏邳州香包

      邳州香包制作造型上多种多样,以新、香、美、精为造型主体,形态淳朴,色彩鲜艳,有较高的观赏、实用、收藏价值。从题材内容上看,主要以喜庆吉祥题材为主,如八吉(色)绣珠、富贵有鱼、鸳鸯、十二生肖、果疏等,寄托着人们析福纳祥、丰衣足食和辟邪求平安的美好愿望。但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题材内容,现今的邳州香包,在保持本地特色以外,还进行了创新,题材内容上,品种更多,更适应当今人们的审美心理和社会需求,在香料上配制了多种中草药香料,味浓而清香,精小的香包佩戴身上不仅可驱毒辟邪,防潮驱蚊,去汗爽身,还可作服饰,大的成串的香包可装饰在床头、室内、净化空气。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睢宁下邳蒲扇是选用当地浅滩或靠近水边旱地里生长的香蒲做成的扇子,通常采用“平纹编”、“斜纹编”、“花纹编”、“宽窄菱”等编法,编织时充分运用疏密对比,宽窄变化,经纬交叉起伏等技巧。下邳蒲扇分粗扇、细扇精品扇(“怀中抱子”扇为代表)三种,是集编织、书画、火焰、熏染于一体的手工编织艺术形式,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面塑,是指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种花、鸟、鱼、虫、景物、器物、人物、动物等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简单地说,面塑就是用面粉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与事物。面塑上手快,只需掌握“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等技法,但要做到形神兼备却并非易事。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王如坤先生

      邳州蓝印花布,用纯棉布为原料、以石灰、黄豆粉制浆,用桐油纸刻成花版,并铺在布上刷浆防染,取植物蓝草之靛蓝而染成蓝色;以蓝底花和白底蓝花两种形式为主。该染坊已传承五代人,多数是明清传留下来的花版,其图案有百余种,题材内容丰富多彩,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仕女人物、楼台亭阁、神话故事等,纹样丰富多变,其内容寓意吉祥,含蓄深刻。邳州蓝印花布纹样淳朴、粗犷、简练、清亮,具有浓厚的邳州民俗民风的风味,蓝白相间的色彩与大自然构成了和谐的美。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新沂锣鼓

      新沂锣鼓是新沂地区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历史悠久,分布较广,各地的流传时间不同,但都是源于清代。新沂锣鼓由小板鼓、大鼓、大锣、小云锣、小锣、大铙、小铙七种乐器组成,是一种民间打击乐器的合奏形式,由于它节奏明快,威武雄壮,无论是看还是都使人感到威武无比。“无鼓不成乐”;又是最为普及的乐器,“民间无乐不成锣鼓”;在演奏时,是“群音之长”;运用在民间赛事上,是传递命令、鼓舞士气;在集体劳动时,又是凝聚力量、协调动作的指挥。在田间地头、集市庙宇逢年过节、欢庆丰收等活动中新沂锣鼓都是主角,在当地民俗文化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与人民的生活、活动息息相关,娱人功能占据了主导地位。

      其传承下来的代表性曲目《大双贵》(又名《老虎嗑牙》);《小双贵》;《玉堂春》;《七点冒头》四套锣鼓经明显有别于其它地区。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运河大鼓

      运河大鼓是流传于苏北鲁南地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曲艺,已有四百余年历史,2007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一人说唱,其伴奏乐器是一面大鼓,一副钢板,唱词多为韵文,唱腔激越高昂,常常让听众惊心夺魄,记忆犹新,演出曲目有《刘秀走南洋》、《隋唐演义》、《杨家将》及现代新编人物故事等。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香包,又称”香囊”,”香缨”,俗称”香布袋”、”料布袋”,香包中以徐州香包较为出名。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香包工艺比较独特,尤为绣工精美见长,图案繁多,生动活泼,既有民俗寓意的祝福吉祥图语,也有简洁夸张的花草纹案,色彩突出暖色调大红色或橘黄色,显示出一种华丽之美,具有相当高工艺价值。而同时他兼具药用价值,这正是香包生命力旺盛的必要条件。制包人根据祖传秘方,选取中药宝库中数十种散发自然芳香,又具有养气调神、辟邪功用的药材,经过特殊加工,成为香包的主要原料,亦成为百姓们居家过日子所必品。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邳州蒲扇编织技艺

      蒲扇编织是邳州传统草编工艺之一,是项集编织、绘画、书法、火焰、染色、扎制工艺于一体的综合编织工艺品。蕴含着浓郁的地方民族民间工艺技法和民风民情,独具特色。

      邳州蒲扇采用当地广为生长的天然水生植物香蒲草手工编织,具有独特的编织、制作工艺技法,制作工艺精湛,精巧细致,美观大方,装饰效果好,艺术性强,既是欣赏佳品,又是经久耐用的生活实用品。

“邳州蒲扇编织技艺”项目于2007年被徐州市政府列入徐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蒲扇编制艺人乔付荣被徐州文广新局命名为徐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邳州工艺葫芦

      邳州工艺葫芦为邳州传统美术之一,艺人需有较好的绘画功底,以电烫烙烤色为墨,以铁烙笔为笔,以葫芦作纸,绘画出各式各样体裁的画面作品,用于家庭装饰和人们佩戴欣赏。

      根据葫芦型体和大小构设图纹内容,先用画针画出图纹造型轮廓及主线条,再用烘针烫出阴阳向背,突出画面的粗细、深浅、浓淡及线条块面。邳州工艺葫芦题材广泛内容繁多,形式有烙画、针刻、镂刻、葫芦各类造型,主要用于观赏、盛物和昆虫饲养等。不仅具有文化艺术价值,也具有实用和观赏性价值。

“邳州工艺葫芦”项目于2007年被邳州市政府列入县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邳州花鸟字

      邳州花鸟字,又称“鸟字”,是由古

代“飞白书”演变而成。流行于汉魏,唐

宋时期,又与“鸟书”、“蝌蚪文”、“穗书”“云书”等书体和传统民间绘画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传播至全国各地,深得人们的欣赏与喜爱。

      龙凤花鸟字以字为载体,把字的笔画点、横、撇、捺都以花、鸟、草、鱼、虫等动植物形象绘型,按汉字的基本字型组合成花鸟字,其字中有画,画中有字,将花草、鸟兽、虫鱼与创意的字紧密结合,形成一个色彩鲜艳,造型生动活泼的龙凤花鸟字作品。看似花丛、森林、山水画,细看便可见字,花鸟鱼虫、亦字亦画,在似于非似之间抒发吉祥如意的美学追求惟妙惟肖。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邳州农民画

      邳州农民画是由传统民间绘画发展演变而来,以自由夸张的手法、强烈的色彩、浓厚的乡土气息为特点。邳州农民画题材丰富、手法多样、色彩明快,吸取融汇了传统民间艺术精华,运用夸张、抽象、变形的现代手法,构图饱满,且具有强烈的装饰色彩,作品质朴大胆、生动鲜明,天然成趣,表达了农民内心的喜怒哀乐,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农村生活的艺术化记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刘向侠(右)在非遗展示现场

         刘向侠老师,邳州市民协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在民间文学上发表民间故事三十多篇,自编著周七猴子的传说故事近百集,达二百多万字。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邳州绣花鞋纹样造型生动活泼,深厚圆润,色彩浓郁艳丽,对比强烈,古朴大方,艳而不俗。纹样内容丰富,寓意深远。绣工精致,既具粗犷豪放的北,独具邳州地方民族民间工艺风格与特色。

      邳州绣花鞋的做工精细,用料考究,面料多采用黑色、粉红、粉绿、深蓝色棉布或绸缎布做鞋面,用红、白、花布衬里,白布包格褙裁制底。以手工纳缝鞋底,针线细密坚实,俗称千层底万线针。针法多采用民间传统的平针绣、辫绣、补绣,鞋垫采用挑花绣、割花绣和扣针绣等绣艺针法。花纹图案刺绣,结构严谨,造型以弧线为主,线条圆韵,似水波起伏,婉转流畅。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邳州纸塑狮子头

      邳州纸塑狮子头是一种集雕塑、裱糊、扎制、绘画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极具苏北地方特色。其造型夸张、形象活泼、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其用色,借鉴传统木版年画;其描绘,仿拟戏剧花脸脸谱;其风格,不同于南方狮头面具的文秀细腻,而有着北方塑艺的粗犷豪放,且兼具诙谐幽默,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邳州纸塑狮子头主要用于民间舞狮表演,它与邳州民间泥塑、民间绘画、民间舞蹈等民间艺术根脉相连,共生共荣。从狮子头面具的发展颇能窥见民间狮子舞及民间面具艺术的发展水准;而狮子头面具适应舞蹈套路、动作编排的要求,又有大、中、小各种型号的艺术造型。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熔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在传统糖画的基础上,发展到用糖写字、立体糖画、卡通糖画用糖吹各种造型等糖艺,与时俱进。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新沂蓑衣

      新沂蓑衣制作为传统民间手工编织技艺,其历史可追查至清咸丰年间,是使用当地盛产的官草编制而成,制作过程中,每个环节全为手工操作,不仅耗时较长,且需要娴熟的编织技巧。新沂传统成品蓑衣一般重4斤 左右,状如披风,短至腰部,,造型美观、绿 色环保、经久耐用,在当地长期的农耕生产生活中起到遮雨保暖作用,对研究我国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蓑衣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朴实自然、简洁美观,对于研究民间传统草编艺术起到不可忽缺的作用。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中国民间广受喜爱的一种传统雕塑艺术形式,是在民间做面花食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沂面塑融合了现代雕塑的技法,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其原料主要是面粉、糯米粉,再加上色彩,蜂蜜、甘油、丙酸钙、苯甲酸钠、乙酸钠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然后将已经染色的面团巧妙地组合通过捏、搓、揉、掀、点、切、刻、划等多种技法,塑造各类人物、动物造型。制作的作品质感鲜活,形态逼真,色彩鲜艳,形式更富艺术性与观赏性,充分体现了创作者巧妙的心思和细腻的手法。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新沂剪纸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剪纸在新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沂剪纸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桂英为代表其风格豪放构思巧妙、独到,险中求胜没有固定的章法率性而为。剪纸线条粗犷、造型古拙、构思奇特而不拘泥于传统更多地采用了写意手法不追求形似以简约的刀法表达了心目中的生活。其作品多反映耕种、养殖、运输、建筑等生产场景的作品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塑造形象保持了原生艺术的纯正品格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新沂草桥柳编

      草桥柳编是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利用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文雅的特点,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草桥柳编技艺复杂,作品的形状不同,编织手法也不同。经过艺人独具匠心的设计,柳编制品装饰性较强,造型美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它轻便耐用,价廉物美,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充分体现出新沂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传统作品为芭斗提篮、簸箕、针线筐等多种劳动工具。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让世界了解运河

          让运河走向世界

 运河非遗 文化璀璨(作者:贾传军)

作者简介

      贾传军 江苏邳州市人,中共党员,现为中国摄影家著作权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士,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江苏网、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特约摄影师,江苏省徐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徐州市文旅摄影协会会员、邳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多幅大运河题材摄影作品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推送,2018年9月《京杭大运河-中运河》入展中国平遥第十八届国际摄影大展个展,《运河上的灯塔(组)》入展庆祝建国70周年“千年大运河美好新家园”在杭州、北京、镇江、常州等地展出,受到中外观者的高度关注。作者生在运河边、长在运河旁、工作在运河上,对这条古老文明的母亲河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年坚持拍摄运河的点点滴滴,曾三次全程走完京杭大运河,行程万里之多拍摄万余张运河题材照片,制作百余篇美篇分享给全国观众。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黄海生
    黄海昇 2021-10-17 10:24

    穿越在大运河,我会用心去触摸大河的脉络,感受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深厚瑰丽和博大,体悟着生生不息,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运河气魄和精神。

  • 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 2021-09-25 19:37

    报道拍摄详实清楚,画面很美!记录了江苏省徐州各市县农民艺术节的真实景况!给予大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