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的女儿—毛体书法传人李静家世(作者: 张士伦 金惠群)

军队的女儿—毛体书法传人李静家世(作者: 张士伦 金惠群)

1999年12月25日,北京市中国历史博物馆为了记念毛泽东诞辰106周年,隆重推出“毛泽东思想光照千秋——李静毛体书法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书法界一千多人参加了开幕式。中国历史博物馆李静毛体书法展后,江苏南京、山东济南、天津、广州各大媒体均报道了李静毛体书法展。李静的毛体书法,被书界称之为:李静的毛体书法受到了毛泽东的真传,“形似神也似”。

李静何许人也,为什么称她的书法受到毛泽东的真传?其实我对李静早就熟悉,在邳州我曾两次接待过她。因她自称是邳州人,由于老乡的关系,把我和她的关系接近了,变成了无话不说的乡邻。对她虽然了解,但她的毛体书法写的“形似神也似”却鲜为人知。

2003年4月初,我接到李静的电话,她约我到北京,有事相托。

这一年的4月13日,我到北京约导演金惠群,我俩在总参干休十所,见到了她。她在病中接待了我俩,她那病弱的身体,憔悴的面容,半躺在沙发上。她对我俩说:“张部长(我曾任邳州市宣传部副部长),我们是老熟人,又是老乡,我读过您的文章,您的文笔很好,金导是我多年的朋友,想请您俩帮我写一本书。我原来准备写一部自传体的记实文学一本书,但我得了淋巴癌,已经是晚期,为时不多了,我希望您和金导给我写一部书。我的经历对后人还是有所启迪的。”说着叫保姆陈志茹,把她的一些材料交给了我俩。

因我当时应《凤凰资讯报》一个栏目做主笔编辑,签约时间是两年,到8月份才满约期。我和金导商议,等8月以后,我再进京,较细统地采访李静。那知到7月8日,金导在北京给我打来电话说,李静病逝了。我简单地处理了一下手头业务,赶到北京,我和金惠群导演住进了总参干休十所,我俩对李静的人生,经历作了较系统的采访和收集,写出了这本二十余万字的长篇记实文学“军队的女儿”。

一、李静的家史

李静原名李胜利,离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文化部长。

李静曾对我俩讲:我说我是邳州人,是因为我母亲是邳州人,我的父母均在邳州工作,我在邳州出生,在邳州入伍,当了新四军。其实我没有多么让人感动的业绩,但我留下一些脚印,还是能对后人起到借鉴作用的。

是的,把自己的脚印串起来,便是自己的历史。

我们就从李静的爷爷、父母讲起吧。

1906年,灾难深受的中国,清王朝名存实亡,军阀混战,外强入侵,水灾、旱灾、蝗灾,把百姓折磨的奄奄一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期。

山西省清徐县的李茂森,原在一家酿酒作坊做酿酒师,因酒作坊被土匪抢劫一空,李茂森便失了业,回到家中老婆又生病。真是屋漏偏遇连阴雨,他花掉所有的积蓄,也没把老婆的病治好。他草草地安葬了妻子,看着头高头低的五个男孩,心中的酸甜苦辣,涌上心头。“树挪死,人挪活”他记住了先人说的话,决定带五个儿子去闯世界。

李茂森身怀酿酒绝技,一跑向东南方向走去,他是一边乞讨,一边打听那有酿酒作坊。在那时,人都无法填饱肚子的年代,谁还有余粮酿酒。他在天津住了三个月,给人家当搬运工,到济南没找到工作,后来到枣庄给人挑了十多个月的煤。这么重的体力活,只给几个小钱,难以养活五个儿子,他又踏上了乞讨的路。

就在这一年底,他来到了邳州的猫窝小镇住了下来,猫窝村紧靠大运河,是一个小码头,也还热闹,拉纤的运货的,人来人往,形成一个小小的河边集镇。猫窝村正巧有一个酿酒作坊,原来的酿酒师因偷了老板的钱被老板辞掉了,李茂森便顶了他的位置。

有了固地的差事,他安排好五个儿子,他把大儿子李跃宗(后改名李荣先)在宿迁基督教办的小学读书,把二儿子李跃夫派到当时的邳县县城邳城一个老中医当学徒,把其他三个儿子放在村里小学读书。

李跃先原在山西已读了4年私塾,底子很好,在宿迁教会学校连跳了两级,成绩仍是这所学校的拔尖的学生。1916年,22岁的李跃先与宿迁仁济教会以身抵押,拆借高利贷到山东去考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由于他的底子比较好,平时看的书较多,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这所医学院。在校学习时,他认识了比他低两届的邳州陈楼前王家的王荫桐,每年放寒署假他便与王荫桐结伴而行。慢慢地两人建立了感情,确定了恋爱关系,就等双方毕业后便举行婚礼。

李跃先在齐鲁医学院,共读了8年书,1923年夏毕业,由于他成绩好,为人厚道,济南两所医院都愿意接收他,学校也叫他留校任教。可当他回忆起母亲因病无钱医治,很年轻便病逝了,他毅然返回宿迁,在宿迁的仁济医院当医生,后又转入邳县的济生医院当医生,1924年他与王荫桐举行了婚礼。

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是李跃先的同学,由于有了这层关系,李跃先与冯玉祥成了好朋友。

1927年冯玉祥派李德全找到李跃先,对他说:“冯玉祥所带的部队是国民革命第二集团军,现住在河南郑州。集团军还没有自己的医院,更没有一个象样的医生,如果你愿意去,待遇一个月的薪水要比在乡下一年收入都多。”李跃先宗当时想:“这些军阀,各自为政,看不出为国为民的举动。”但他又抹不开好友冯玉祥的面子,便对李德全说:“到部队从戎就算了,我到冯大帅的第二集团军传授一些医疗技术,把医院建立,整顿好。”这时邳县的济生医院开的很红火,一些医疗器械也治了不少,已经形成了内、外、妇、儿较健全医院。他只好把这一摊子交给了爱人王荫桐,只身一人到了郑州。

在郑州,他帮冯玉祥选址建院,招聘医生,他白天在医院就诊,晚上给医护人员上课,只半年时间,就把这个医院治理的有条有理,他提出回邳,冯玉祥那舍得放。

1937年卢沟桥一声炮响,日本侵华的序幕便拉开了,他不辞而别回到了邳州,捐献了家资,组织抗日队伍。当时张爱苹将军所率八路军五纵支队,自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张便把李跃先找到四师,商谈抗日大计,两人很能谈得来。李跃先便把自己的医院、医疗器械,全部捐给了新四师的后方医院,并叫夫人王荫桐带子女全部投入了四师后方医院的建设,李跃先被张爱苹任命为院长,王荫桐任医务主任,医院迁到洪泽湖畔。

1943年,新四军四师的师长彭雪峰,政委邓子恢一天来医院,李跃先正在给一个伤员换药,邓子恢对他说:“我们到你院长室坐会,有个重要任务交给你”。

李跃先到了办公室问:“什么任务,请讲吧。”邓子恢对他说:“现在邳县已沦陷,日本一个中队在邳县县城驻扎,一些地方上的伪顽组织已建立起来,气陷十分嚣张。为了摸清情报,了解敌情,决定把你的全家派到邳县以开医院为愰子,做地下工作,现在我给你50块大洋,作为活动经费。”

李跃先二话未说,收拾好行李和夫人王荫桐带子女返回了邳县,那时邳城已被日本占领,他当时他准备一杆子捶到底,就到沦陷地邳城去开医院。活动在这片的游击队大队长徐宏久不同意。对他说:过一段时间躲躲风声再进去。他们在官湖住了一段,才到了邳城,在他二弟李跃夫的诊所里帮忙,并用20块大洋(活动经费)买了20亩地盖了房子,在邳城正式开起了医院。

(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