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插柳的起因(作者: 路兴录)

清明节插柳的起因(作者: 路兴录)

小时候看了一出古装折子戏叫《小寡妇上坟》,这是一出哭戏,很动情感,唱到悲伤动情处,让人哽泣不止跟着掉泪。刻印脑际几十年的唱词记忆犹新:

年年有个清明天(清明节的意思),

家家户户把坟添。

有夫人添坟不用愁,

奴家无夫愁肠断。

雨泪滚腮步趔趄,

怀抱着小娇儿扛着铁锨

——

这些唱词道出来了清明节,人们对亲人哀悼怀念的真诚情怀。不免产生了对清明节些许习俗的探究。

清明节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在门口插柳枝的风俗。关于这种风俗的来源,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

远在春秋时代,晋文公是位很有恩德的帝王,他在即位前曾被骊姬陷害,被逼无奈在外逃亡了19年。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们逐个按功行赏,但却忘记了一个侍候他多年的大臣——介之推。介之推遂与母亲一起到绵山归隐不在扶佐朝政,晋文公得知后,马上派人到绵山上去找他,没有找到。

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心想,这么大个绵山,你要不想见我,我就是天天派人来找也很难找到,不如我放火将山一烧,看你还往哪儿躲?自然会背着母亲出来,便可请你回朝了吗?

谁知,介之推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介之推和母亲宁愿被火烧死也不出山。结果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山上的石头都烧成红的,但也没见介之推母子出山。普文公带着一群大臣亲自上山去找,结果发现介之推母子合抱在一棵古柳树上被活活的烧死了。

普文公十分伤感和惋惜,愧疚不该放火烧山。为了报答介子推的侍候和敬仰他的孝德,就把他们母子厚葬在绵山上那棵柳树旁,改绵山为介之山。

由于这一天是二十四节中的清明节的前一天,晋文公下令,今后凡清明节前一天不准生火,以哀悼念。

由于这一天大家都吃冷食,所以又叫“寒食节”。清明节那天,晋文公亲手折下一枝柳条插在门口,以招介之推母子之魂,以后人们也学着在门口上插一枝柳条,以为用此可以招祖先之魂。

到了宋代,对“寒食节”又有了文学性的发展,又名“寒食节”为“炊熟”,用白面和枣子做成了飞燕的样子,用柳条串起来,插到门上,叫做“之推燕”。子女们到了成人的年龄,多在这天举行“上头”仪式。很多地方喜欢清明节那天登山,或到郊外去游玩,谓之“踏青”。一些小孩还喜欢到郊外去放风筝,尽情的领略万物争荣的春光。

进入近代,随着社会的进化,习俗也在改变。亲人过世后,安葬时,在墓坑两头揳入定魂鐝,这两个定魂鐝是从柳树上砍下的活树条制做的,遇到雨水季节,定魂鐝生根发芽,天长日久长成柳树,家人以为风水好,可走好运。别人仿效在祖人墓前栽柳树、柏树(柏树周身散发着浓郁的青香,这种味道可以抵制穿山甲吞噬故人的骨骸),沿袭成俗。

为了招示亲人英灵,人们又将“清明节”喻为“鬼节”,因晋文公火烧绵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所以就传为清明节“以前不以后”的说法。趁闫王、叛官没有收拢亲人英灵之前,上坟(添土),祭奠,烧纸钱,以示对亲人的悼念。

这些习惯虽然有点唯心味道,但它确充实了我国攸久的传统文化色彩。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