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二月二(作者 :卢秀莲)

家乡的二月二(作者 :卢秀莲)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乡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就很重视,就有一些小活动。如做烀饼“压仓”、“围仓”、吃“龙拿珠”(即面条里面下汤圆)。
     我先说做烀饼“压仓”,我不知道别人家是怎么做的,我就介绍我们家的做法:
在二月初一那天早上,我母亲把提前泡好的黄豆,用磨推碾成糊糊,然后把糊糊收起来放到大唐瓷盆里,再放白面和玉米面子,再把“老面头”(即发面引子)用温水化开到进去,再用手和面揣面。面和好后,再用温水把笼布洗干净,蒙在面上,盖上盖子。然后把面盆放进草墩子里(以前农村人用玉米皮编的,用来放锅等,起保温作用的),再把草墩放到锅门口的草窝里。这样面就发得快,一般情况下,下午面就发好了。我母亲就把发面盆端到堂屋的饭桌子上,把发面挖出来,再放适量的食用碱粉,揣好,揣均匀。再整好一个一个的卷子剂子,放到盖子上。那个样子跟现在市场上卖的小脚卷子差不多,但是我母亲做的比较大。然后把整好的饼剂子端到锅屋里开始蒸。
     一般都是我祖母烧火,我母亲贴饼子,一张八人的大铁锅,一圈也能贴上近20个。等锅盖上冒大圆气了,锅底下的水烧干了,再小火炕炕,就出了香喷喷的饼香味了,烀饼子就熟了。我母亲用锅铲子一个一个地戗下来,放到盖子上面。那些烀饼子,黄闪闪的,胖胖的,底下的饼硌巴黄隆隆的,一个个趴在盖子上面,就跟一群小胖猪似的!看着都馋得流口水!
     我祖母说:“赶溜还不能吃,等压好仓再吃”。于是我们家其他人,把烀饼子
放到家里盛粮食的大缸、小坛、小罐子的五谷杂粮上面,一个里面放两个烀饼子。等都放好后,第二锅也差不多做好了,我们才能开始吃饼子了。那些烀饼子胖胖的、暄暄的、香香的味道和样子,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再说“围仓”:我们家把头天做饭时烧的过火(即草木灰,人们为了避讳这个“灰”字,所以都叫过火),掏出来放在筐头子里面,到二月初二这天早上,天刚亮,我母亲就在当天子里(即院子里),用手抓过火,溜成几个大小不等的园圈,这些园圈就是象征着盛粮食大缸、坛子、罐子等。再把几个园圈用梯子形状连起来,同时在这些大小的粮仓里,有的放麦子,有的放稻子,有的放玉米高粮等。象征着家里的粮食很多,大缸小坛子都是满满的。这项活动,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们和祖父母分家以后那几年做的。因为我们家每年二月二都要做,都是我和我母亲一起做的,所以印象很深刻,也觉得很有趣。这项活动,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时才停下来。
     再说吃“龙拿珠”的习俗: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一说,这一天的早饭,一般人家都要吃面条,在面条里面放些汤圆。面条象龙,汤圆象珠,都是有象征意义的。
     我记得,在二月二一大早,“围仓”以后,我母亲叫我们姐弟妹几个都起床,先洗手洗脸,然后就开始做饭。母亲先和面切面条,再和糯米面子团汤圆。再切些白菜葱花,就开始做饭了。一般都是我烧火,烧草拉风箱,我母亲掌锅。锅烧热了炸葱花,放白菜炒几下,再加水烧开,再下面条和汤圆。等锅再烧开了,饭就熟了。掀开锅盖子,那一大锅白哗哗的、长长的面条活像一条条长龙!那圆圆的汤圆就像一群群小珍珠!
我们全家人都围在锅旁边,把我母亲盛好了的“龙拿珠”,端到堂屋饭桌子上,就着提前摻好了的大蒜泥,还有辣椒酱吃。我们吃得有滋有味的!那个吃饭的场面真的很热烈,那个吃面条“突突”的声音我至今难忘!
另外,还有一个风俗,就是在二月二这天,谁家有男孩子要剃头,叫剃“龙头”。有的家大人会剃的,都是用剃头刀子给小孩剃剃。有时候有专门的剃头匠(那个时候都这样叫),到村子里来剃头,剃一个头才一毛钱。我母亲就会给我弟弟一毛钱去剃头。到后来我弟弟长大了,二月二这天他都到城里去剃头,因为人家剃得好看些。但是价格可能是两毛钱。
     关于二月二的习俗,现在有些,人们不再去做了。但是二月二“剃龙头”、吃“龙拿珠”的习俗,还在继续着,因为,我每年都是这样做的。
     读者朋友们,你们的家乡是不是也有这些习俗?你们是不是也让小孩剃“龙头”?吃“龙拿珠”啊?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逍遥游
    逍遥游 2021-03-20 20:32

    拜读学姐大作,回忆往事,咀嚼生活的甜蜜,姐姐笔行细蜜,如串珠流熏染读者。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