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的丰碑 ——李兴亚的戏剧人生【一】(作者:尚化启 屈绍金)

柳琴戏的丰碑 ——李兴亚的戏剧人生【一】(作者:尚化启 屈绍金)
有一种戏曲叫拉魂腔,有一位戏曲表演家叫李兴亚。拉魂腔,使淮海地区几代人因之着迷;李兴亚,让故乡人60年为之喝彩。拉魂腔因李兴亚而光揚,而精彩;李兴亚为拉魂腔而痴迷,终生不懈。
天道酬勤显峥嵘
李兴亚老师,1943年出生于邳州市的徐塘街。徐塘街地处京杭大运河与小山河的交汇处,得水之利,船多人多,生意买卖红红火火。于是各地民间艺人云集,而唱拉魂腔的艺人则是最叫响的一伙。
所谓“拉魂腔”,是发源于邳州,流行于苏鲁豫皖交界即淮海地区的地方戏种。电影《铁道游击队》有段插曲:“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里的“那动人的歌谣”就是“拉魂腔”,而“土琵琶”则是其伴奏的主乐器。因“土琵琶”整体形状像柳树叶,所以上世纪50年代“拉魂腔”改称“柳琴戏”。故有人因之把土琵琶叫柳琴,又早年,邳州的男女老少都爱听柳琴戏,至今年长者中仍流传着“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的说法,可见痴迷的程度。
耳濡目染,李老师从小就爱上了柳琴戏。只要有演出就跟着看,学着唱,梦想着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唱柳琴的艺人。
1958年徐州戏校到邳州招生柳琴戏学员,他凭着天生的一副好嗓子考取了徐州戏校柳琴班,实现了他唱拉魂腔的梦想,从此走上了艺术之路。
学艺,首先必须练好基本功,如练压腿、扳腿、踢腿、劈叉、拿顶、下腰,练台步,跑圆场,翻筋头。同时练唱念功、毯子功、把子功、指法功、步法功、水袖功、扇子功、翎子功、帽翅功、武功(即翻打跌扑)等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李兴亚老师非常能吃苦,每天早上天未亮,自己先起床练一遍功。等同学们起床后再和大家一起练。晚上同学进入梦乡他还要练一遍功。那时候生活苦,吃不饱,饿了就喝两碗白开水撑撑肚子,继续练功。没有鞋穿,他便赤着脚练功。当时戏校是新建单位,院子里铺满炭渣,赤着脚跑圆场,脚底下一次次磨起血泡,擦点红药水继续练。冬天天气寒冷,衣衫单薄,他便跑到练功场上练功取暖。吃苦好学换来了优异的成绩。当时戏校排了《空印盒》、《风筝误》、《父子恨》、《小菜园》、《百岁挂帅》等八个戏,他担任了七个戏的主演。赢得了老师的赞扬和同学们的钦佩。
1960年因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他被下放到邳州剧团,被安排在京剧团锻炼。在此期间,他很快学会并演出了京剧《武家坡》、《鱼藏剑》、《狸猫换太子》等戏。京剧的“起霸、走鞭、趟马、大刀花、枪花、棍花”等表演技巧,也为他今后唱柳琴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京剧团解散,他被分配到邳州市柳琴剧团。
 1961年,李兴亚老师在柳琴剧团跑龙套,演群众角色。不久剧团到徐州群乐戏园演出。当天演的是古装戏《意中缘》,剧场已打响演出第一遍铃,观众全部坐满,准备开戏。此时,主演小生的演员突发疟疾,浑身打颤,又发冷又发热,抖得上牙下牙打得啪啪响,无法上场。当时一无B角二不能退票,临时换戏也来不及,再说观众也不愿意。剧团领导急得满头大汗,找李兴亚老师商量能不能上场顶演这个角色。那时他刚进团不久,对这个戏一点也不熟悉。但救场如救火,他二话没说便一边化妆,一边让导演把第一场戏的故事情节和唱词念给他听。当时不打字幕,唱词可根据故事情节随意编。演完第一场戏下来,再让导演念第二场的台词和情节,接着再上场。就这样,一场接一场,他根据剧本情节临场发挥,终于把这部戏圆满的演下来了。没出现一点差错,演出中间还获得观众多次鼓掌。初次崭露头角,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胆识,更坚定了他担当大任的信心。
但他明白自己的实战经验还极度缺乏,最需要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于是,他平常非常注意看别人演戏,不管文戏武戏、大戏小戏、古装戏、现代戏,只要他觉得能胜任,就千方百计认真学。暗下苦功,每一部戏每一个角色,从化妆到服装道具,从唱念做打到面部表情,上下场调度和搭档角色的交流配合,他都仔细模仿,反复琢磨,力争全面掌握,进而寻求突破。在很短的时间内,他把剧团经常演出的《泪洒相思地》、《恩仇记》、《血手印》、《孟丽君》等20多部大戏全部学会,并达到不用排练,拉过来就可以上台演出的熟练程度。
天生我才补大用。那时剧团是自负盈亏,国家不拨款,剧团一切开支都靠自己的收入来维持。正当剧团兴旺的当口,很出色的一号男主角突然倒嗓变声,无法坚持演出。几十口人顿处难堪之局面。剧团领导找李老师商量,让他接这个主演小生的戏演出,他义不容辞地答应了。为了保证演出高质量,他主动和搭档演员对台词,走走场,每场演出都非常受观众欢迎。特别是《孟丽君》这部戏,剧中男主角皇甫少华是个文武小生,由于李老师嗓音高亢宏亮,扮相俊美,基本功扎实,在邳州市人民剧场第一场演出就赢得满堂喝彩,掌声不绝。在县城容纳一千多人的剧场里连续演出两个月,场场爆满,每场演出观众都是一票难求。就连边远乡下离县城几十里路的农民朋友都带着行李睡在剧场门前,连夜排队买票,可谓是盛况空前。此后,剧团决定:常规演出的20多部戏全部由李老师领衔主演。李老师由一个跑龙套的演员一跃成为剧团里的一号男主角。
 “邳县出了个李兴亚!”古老的城乡大地一时激起了“李兴亚热”。
《志群接鞭》震省城
 
1964年是邳县柳琴剧团最辉煌的一年。这一年剧团排演了《志群接鞭》一剧。此剧是由邳县文化馆高子亮馆长和剧团的李昆老师合作编写的,主人公杨志群是以高中毕业回乡养牛的知识青年王立军为原型。当时正是豫剧《朝阳沟》响誉全国的年代,县领导非常看重《志群接鞭》这出戏,决定剧中男一号主角由李兴亚同志来扮演。他接到任务后,立即熟读剧本,深入生活,到乡下向老农学习经验。在牛棚里学铡草、添料,牛栏护理,和牛交朋友;到田地里,学习驭牛耕、耙,打号子。特别是学炸牛鞭,刚开始找不到技巧,把自己身上脸上都炸出了道道血鞭痕,疼痛难忍。但经过一遍又一遍的苦练,终于成了老把式,甩手就能炸个连环响。
当年,徐州专区组织所属8个县的剧团举行选拔大赛会演,《志群接鞭》脱颖而出,被推举代表徐州专区赴南京参加“江苏省现代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1964年7月11日,邳县柳琴剧团被安排在南京新街口世界剧场演出。这一场演出非常关键,省委领导,省宣传部、文化厅、文联、戏剧家协会的领导,全省五十多个剧团的演员、专家学者和众多新闻媒体都来观摩。
轮到《志群接鞭》演出。大幕开启,李老师内唱倒板,把柳琴戏最高亢的洋腔和耕田的号子结合在一起,人还未出场,台下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紧接着,他托举牛鞭在舞台上场门一个四击头跺泥定相,一个圆场走到舞台中间,一个后探海原地转了一圈,站稳脚跟,甩出牛鞭,啪啪啪连炸三声响鞭,被炸碎的鞭梢在灯光照耀下金光四射。当时台下所有观众都被震惊了,不约而同地又一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一个演员上场还未开口就接连来了两个通堂好,在这次全省五十多个剧团会演中是没有的。当他用高亢响亮的唱腔唱了一段之后,又一次获得观众热烈的掌声。声震四座,技压艺群,一股暖流,十分激动,李老师真正体验到了成就感。
第二天,南京大街小巷都能听到柳琴戏《志群接鞭》的唱腔声,这是江苏省人民广播电台专门对全剧录音向全国人民播放。南京新街口各大照相馆的橱窗里都挂着李兴亚同志的照片和《志群接鞭》的全剧剧照。省委领导对这个戏非常重视,看完戏后接见演员和演员合影留念。特别让人感动的是,彭冲同志访问苏联回国,刚下飞机,秘书处的同志向他汇报这台好戏后,他顾不上休息,便通知剧团下午三点在南京大会堂为他专演。看完戏后,他高兴的上台接见演员,称赞这台戏是个好戏,赞扬演员的精彩演出。华东局宣传部部长夏征农同志,闻讯专程坐飞机从上海到南京来观看这台戏,亲切接见演员,合影留念。
南京的新闻媒体纷纷发表文章,刊登剧照,赞扬这个戏。《人民日报》刊文给予了肯定。《新华日报》刊登三篇文章、两幅剧照宣传《志群接鞭》。漫画家给演员画了速写漫画多幅,刊登在《新华日报》上。省广播电台、《江苏青年报》、《金陵报》等都作了连篇报道。省属各大院校纷纷组织大学生们座谈讨论。李兴亚同志受邀撰写的《我是怎样演好杨志群这个角色的》的文章,被刊登在大会会刊《戏剧通讯》上。省、市各剧团纷纷来邳县柳琴剧团学习,并索要剧本排演这台戏。八一电影制片厂、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等纷纷来联系拍电影。中央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连环画,并出版发行了小人书《志群接鞭》。徐州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专题采访了李老师,并对全剧进行录音播放。李兴亚同志被推选为全省的男青年代表,受到省委领导的接见。
全省评比,《志群接鞭》和无锡锡剧团《红花曲》并列第一,当时称这两个戏是“一工一农”、“一南一北”的好戏。
会演结束后,《志群接鞭》在全省各市县巡回演出100多场,所到之处深受观众欢迎。
据上级安排,《志群接鞭》改写成了电影文学剧本。正准备拍摄电影,后接到省委通知,拍电影的剧目编剧必须是共产党员。遗憾的是,这两位编剧当时都不是共产党员。徐州专区的领导想了一个办法,将《志群接鞭》署名徐州专区创作组。可当时邳县的相关部门领导坚决不同意,一意坚持要署名邳县的。孰对孰错?相持之下,这样一个和豫剧《朝阳沟》相媲美的好戏被搁置了下来。再后来,就没有了后来。这损失的不仅仅是一个《志群接鞭》,而是丧失了一个柳琴剧种应有的历史地位,丧失了邳县百万父老与全国人民心灵互动“拉魂腔”的机会。真真让人扼腕心痛!
(未完待续)
(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