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回味(作者:师俊平)

童年的回味(作者:师俊平)

我出生的准确地是现三义泉镇三义泉自然村,从我有记忆以来,这里的地理环境和村容村貌,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有的虽时过境迁四十多年,我随时都能从记忆的硬盘里复制粘贴,去回忆那儿时的味道和童年的乐趣。

海蓝色的天空中突然炊烟袅袅升起,那是最初的记忆,后来稍大后才懂得,那是村里人做饭时烧秸杆时的呈现的常态现象,在那个年代,还没有环保的概念,普通农民更不懂”煮豆燃豆萁”的典故,节俭是养家糊口的第一要务,秸杆是农村不用花钱的当家燃料。

底火不硬,饭菜自然简单易熟,一锅小米汤,撒上几把莜面,那种叫”和子饭”的美食天天出现,偶尔煮几块带皮土豆,必然引起兄弟姐妹的争抢,父母不得不调停一番,让大家共享馨果。

那时最盼的是门前喜鹊叫、家里亲戚来,因为饭桌上必然有美食端上来。那时菜只有土豆一种,主食吃白面是奢侈,大多数是粗粮主食,如玉米窝头,莜面顿顿,扎花片片,山药丸丸,最好是带麸皮的黑馒头。我家靠父亲在麦胡图教书的关系,经常从麦胡图粮站以平价买点黑麸面,妈妈用它蒸好的黑馒头我在吃饱之余,经常偷拿出给一个叫吉娃的大哥哥吃。他爸是一个落难知识分子,他经常带我玩。我最喜欢他在村里洪水积聚的水坑里游泳的花样姿态,尤其那潜水动作,像小英雄雨来一样敏捷。

说起吉娃游泳的故事,不由得想起儿时村前村后的两条南北老渠,那是两条洪水渠,也是两条灌溉渠,听说是当地村民学大寨时修建的,我村前后上千亩良田都靠它浇灌生长。据说它当时为国家提供了许多粮食,也保证了包产到户后我村农民的快速致富,是真正生命之渠、兴旺之渠。在我儿时的记忆中,还记得我们在看北渠发洪水时,下游村的生产队长与我村的生产队长争抢水头的肉搏场面,现在听起来有点愚昧,但在那个年代,在我眼里,那两个大叔绝对是个守家为村的英雄好汉,只不过各为其主而已。

在村南老渠的南面,有一条大河沟,村里人叫南河沟,是过去三义泉乡东南部山区洪水和泉水向西通往岱海湖的河道,记得我童年时经常有出岸洪水流向岱海。我们村的大人经常赶着牛羊去岱海边补碱,我们小孩也跟着去戏水。所以多年以后,三义泉人喜欢和凉城结缘,就在于共同守望岱海流域的根脉情。

在南河沟的南面,有一个叫土卜子的村落,它和隔着南河沟的我村,同属一个生产队。那时比我年纪大的孩童们喻称该村叫”台湾”,我也不明白什么意思,也在双方小孩打斗时,跟着喊”解放台湾”的口号,现在想起来那场面还热血沸腾,欲罢不能。

童年的回味(作者:师俊平)

童年好玩是每个人的本性,当我年纪较小时肯在村里玩,多是跳皮筋、捉迷藏、颠石子之类,年纪稍大一些,就想往外跑。我记得常去的地方就是村最南的南沙地,它紧靠土卜子村南,是一片广袤的沙土地,是我们村的牧场,也是先人安息的风水宝地。这里有多种野草和人工植物,落英缤纷,阴翳蔽日,我们经常一边来玩耍,一边来摘野果。我们几个胆大的小孩骑在吃草的牛、马、驴背上学骑术,几天熟练后,太阳落山时跟着轮值放牧的大人们骑在牲灵背上回村,那种惬意和勇敢劲啊,至今回味无穷。

九岁时我上了小学,那时启蒙教育还是一种乐趣,一到二年级和现在念学前班差不多,放松的时候多,玩的花样时比未入学时多得多,那时很多人喜欢拿杏核儿做输赢筹码,其中有一种叫”吹本儿”的游戏,比的是参赛者的肺活量,我常在同龄人间胜出,杏核蠃多了去卖几分钱买根铅笔或买块橡皮,也算是勤工俭学;我还爱玩下军棋,用工兵拐弯的方法突袭对手表弟的地雷防线,让他防不胜防,多年后谈起此事,表弟还由衷赞叹我童年时的多变的脑思维。

等到三年级,读了小英雄雨来的事迹后,深感”有志不在年高”的道理,开始认真对待学习,不再贪玩,从此我的童年也差不多告别了。

童年离我而去快四十年了,每当想起时便心潮涌动。也许它只是我记忆长河中的几朵浪花,但我确认它更是我拥入人生大海的助推器,令我难以释怀!

作者简介:

师俊平:内蒙古凉城人,国家公务员。多有散文、小说,见诸于报刊杂志

(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5条)

  • 屏风
    屏风 2021-01-14 14:20

    写的真实,有淳香的味道,故事也是我小时候感知过的,文笔不错

  • 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 2021-01-14 00:19

    浓浓思恋原乡村之情,读来令人感动!欣赏学习点赞!

  • 琼琼妈
    琼琼妈 2021-01-13 22:09

    欣赏点赞

  • 陇东之春
    陇东之春 2021-01-13 18:38

    这篇散文朴实、厚重,通篇散发着浓浓的乡情和对童年的眷恋!

  • 汹涌
    汹涌 2021-01-13 18:30

    文美草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