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文章老更成——读《杨玲日记》(作者 :李修运)

庾信文章老更成——读《杨玲日记》(作者 :李修运)

我佩服杨玲老师,他的韧劲超过了同侪和我们。从1965年某时到2019年底,除去非常年月,他的日记整整跨越了五十五年,风云变幻,沧海桑田,接近了一个甲子,这大约就是我的年龄了。其中酸甜苦辣,说予谁听?细读日记,我听见了清晰的时代脉搏的跳动,依稀看见他踯躅着向我走来,从青涩走到了耄耋。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经常到他开设的,位于老运中北门西旁的红烛书店去看书。通过借书、买书,我认识了杨林老师,自此,我们爷儿俩的友谊,三十多年,淡淡如水却甘甜如怡,从来不曾间断。这种友谊,是真正的君子之交,即使一年半载不曾晤面,只要见了就握手言欢,没有客套,没有虚以委蛇,只有心贴心的依依不舍。

一个桃李满天下的教师,一个为人父、为人夫者,你可曾留意过他的奋斗,他的苦闷,他的无奈和他的流着眼泪的欢欣?这本日记里,满满的酸甜苦辣,仿佛要溢出来了,但满满的都是正能量,没有一句唉声叹气,整本书含泪的欢笑溅满了字里行间。

庾信文章老更成——读《杨玲日记》(作者 :李修运)

现随意摘录几则如下:“1965年4月17日。放晚学后,四点钟步行回家,到家天未黑,母亲,以珍,萍儿都在家。萍儿已经会走路了,妈妈喂她鸡蛋她不吃,我喂她,她一连吃了十几口。最后不想吃,就把小嘴撅起来。生产队劳动主要是挖汪泥,以珍天天抬汪泥,一天得二十多工分,母亲也带着萍儿参加劳动了,已得了七百多工分,上个月虽然只给他们几元钱,他们还给我做了个裤头,连买炭的钱都没有,也不叫苦。”你看,短短几行字,把那个年代的艰苦,三代人的相濡以沫都活灵活现历历在目。

又如:“1966年4月14日。右手掌生疮,吃药打针。”就这么一句话,含义深刻。试想,你作为家里拿工资的顶梁柱,生病了要向农村的母亲和老婆孩子诉说吗?不能,大丈夫,打落牙和血吞!

再如:“1990年6月12日。上一节课,下午打印最后四张讲义发下去。收李芳来信,说升本科已有把握,因文化、专业都是第一;并说月底回。”寥寥数语,把自己的工作,以及对女儿的殷殷感情,跃然纸上。

再再如:“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庆,北京上午10:00举行国庆阅兵,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安全。我国不侵略别人,但有军事实力可以免受别人欺辱。中国国防现代化是完全必要的。”你看,一个老师有如此胸襟如此广博的家国情怀!

庾信文章老更成——读《杨玲日记》(作者 :李修运)

再举一例:“2010年10月8日。今天做了两件小善:一个残疾人开板迪到店里买电脑入门书。我想,这样一个对生活有美好希望又渴望学习的人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我找了中学生软件等电脑资料送给他,他要付钱,我怎么能收呢?一个初中部女生,自行车钥匙丢了,让我帮助看车子,我把她的车子推到书店的台阶上,等她找到了钥匙自己就可以打开了。”嗟乎,杨老师真是厚道至极。

杨老师的这本《日记》,我会放在床头,时时阅读。他如同一个前辈的耳提面命;就像恩师那样春风化雨地提醒你。挺好!读这本“家常日记”,有福了。

杜甫诗:“庾信文章老更成”,杨老师这本日记,是他大半生的人生总结,我们从他平白如话的叙述中,可品味出人生的趣味来。大道就在生活里,离开生活就没有真正的大道。杨老师指出了大道至简。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 2020-08-19 20:09

    毛主席他老人家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从文中看,杨昤老师就是这样一个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值得我辈尊敞学习!